寶欣部落格

健康養生

肝吸蟲病癥狀詳情 肝吸蟲病有什么表現

2019-09-04 健康養生 1079

  肝吸蟲一般指華支睪吸蟲,成蟲寄生于人體的肝膽管內,可引起華支睪吸蟲病(Clonorchiasis),又稱肝吸蟲病。那么肝吸蟲病癥狀有哪些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肝吸蟲病癥狀

  輕度感染時不出現臨床癥狀或無明顯臨床癥狀,重度感染時,在急性期主要表現為過敏反應和消化道不適,包括發熱、胃痛、腹脹、食欲不振、四肢無力、肝區痛、血液檢查嗜酸性粒細胞明顯增多等,但大部分患者急性期癥狀不很明顯。

  臨床上見到的病例多為慢性期,患者的癥狀往往經過幾年才逐漸出現,一般以消化系統的癥狀為主,疲乏、上腹不適、食欲不振、厭油膩、消化不良、腹痛、腹瀉、肝區隱痛、頭暈等較為常見。常見的體征有肝腫大,多在左葉,質軟,有輕度壓痛,脾腫大較少見。嚴重感染者伴有頭暈、消瘦、浮腫和貧血等,在晚期可造成肝硬化、腹水,甚至死亡。兒童和青少年感染華支睪吸蟲后,臨床表現往往較重,死亡率較高。除消化道癥狀外,常有營養不良、貧血、低蛋白血癥、浮腫、肝腫大和發育障礙,以至出現侏儒癥。

  傳染途徑

  能排出華支睪吸蟲卵的病人、感染者、受感染的家畜和野生動物均可作為傳染源。主要保蟲宿主為貓、狗和豬。另外,還有報道,鼠類、貂、狐貍、野貓、獾、水獺也是保蟲宿主。在實驗室,豚鼠、家兔、大白鼠、海貍鼠、倉鼠等多種哺乳動物均可感染華支睪吸蟲。華支睪吸蟲有著廣泛的保蟲宿主,其感染率與感染度多比人體感染高,對人群具有潛在的威脅性。

  華支睪吸蟲病的傳播有賴于糞便中的蟲卵有機會下水,而水中存在第一、第二中間宿主以及當地人群有生吃或半生吃淡水魚蝦的習慣。

  各種螺感染華支睪吸蟲程度各地報道不相同,而且毛蚴感染率隨季節變化。如四川安岳縣的現場調查,華支睪吸蟲毛蚴感染赤豆螺以5~10月為高,11~3月感染率幾乎為零。這可能與水溫有密切關系,也與當地在3月份大量施放人糞有關。在螺體內,華支睪吸蟲一般只發育至尾蚴階段。但也有報道華支睪吸蟲在螺體內能發育成為囊蚴,這可能是尾蚴成熟后因環境變遷。

  在臺灣省日月潭地區,上述兩種小魚華支睪吸蟲囊蚴的感染率甚至高達100%。1988年的調查資料表明在黑龍江佳木斯地區的麥穗魚感染率也為100%。囊蚴可分布在魚體的各部分,如肌肉、皮、頭、鰓、鰭及鱗等,一般以魚肌肉最多,尤其在魚體中部的背部和尾部較多。也可因魚的種屬不同,囊蚴的分布亦不同。除淡水魚外,淡水蝦如細足米蝦、巨掌沼蝦等也可有囊蚴寄生。

  防治措施

  華支睪吸蟲病是由于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囊蚴的淡水魚、蝦所致,預防華支睪吸蟲病應抓住經口傳染這一環節,防止食入活囊蚴是防治本病的關鍵。做好宣傳教育,使群眾了解本病的危害性及其傳播途徑,自覺不吃魚生及未煮熟的魚肉或蝦,改進烹調方法和飲食習慣,注意生、熟吃的廚具要分開使用。家養的貓、狗如糞便檢查陽性者應給予治療,不要用未經煮熟的魚、蝦喂貓、狗等動物,以免引起感染。加強糞便管理,不讓未經無害化處理的糞便下魚塘。結合農業生產清理塘泥或用藥殺滅螺螄,對控制本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治療華支睪吸蟲病的藥物,應用最多的是吡喹酮與阿苯噠唑。

  以上就是關于肝吸蟲病癥狀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夠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