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欣部落格

健康養生

胃竇炎癥狀詳情 胃竇炎怎么治療

2019-09-04 健康養生 1060

  胃竇炎一般指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是指不伴有胃黏膜萎縮性改變、胃黏膜層見以淋巴細胞和漿細胞為主的慢性炎癥細胞浸潤的慢性胃炎。那么胃竇炎癥狀有哪些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病因

  1.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二者的關系符合Koch提出的確定病原體為感染性疾病病因的4項基本要求,即該病原體存在于該病的患者中,病原體的分布與體內病變分布一致,清除病原體后疾病可好轉,在動物模型中該病原體可誘發與人相似的疾病。

  幽門螺桿菌相關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有兩種突出的類型:胃竇為主全胃炎和胃體為主全胃炎。前者胃酸分泌可增加,因而增加了十二指腸潰瘍發生的危險性;后者胃酸分泌減少,使胃潰瘍和胃癌發生的危險性增加。

  2.其他因素

  幽門括約肌功能不全時含膽汁和胰液的十二指腸液反流入胃,可削弱胃黏膜屏障功能,使胃黏膜受到消化液的作用,產生炎癥、糜爛、出血和上皮化生等病變。其他外源因素,如酗酒、服用NSAID等藥物、某些刺激性食物等均可反復損傷胃黏膜。

  胃竇炎癥狀

  多數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患者可無任何癥狀,有癥狀者主要表現為上腹痛或不適、上腹脹、早飽、噯氣和惡心等非特異性消化不良癥狀。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伴或不伴有慢性胃炎,根除幽門螺桿菌后慢性胃炎組織學可得到顯著改善,但并不能緩解多數組織學改善者的消化不良癥狀,提示慢性胃炎與消化不良癥狀無密切相關

  胃竇炎怎么治療?

  慢性非萎縮性胃炎的治療目的是緩解消化不良癥狀和改善胃黏膜炎癥。治療應盡可能針對病因,遵循個體化原則,對無癥狀、幽門螺桿菌陰性的非萎縮性胃炎的患者無需特殊治療。

  1.關于根除幽門螺桿菌

  慢性非萎縮性胃炎的主要癥狀為消化不良,其癥狀應歸屬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范疇。目前國內、外均推薦對幽門螺桿菌陽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行根除治療。因此,有消化不良癥狀的幽門螺桿菌陽性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患者均應根除幽門螺桿菌。

  2.關于消化不良癥狀的治療

  由于臨床癥狀與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之間并不存在明確關系,因此,對癥狀治療事實上屬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經驗性治療。慢性胃炎伴膽汁反流者可應用促動力藥(如多潘立酮)和(或)有結合膽酸作用的胃黏膜保護劑(如鋁碳酸鎂制劑)。有胃黏膜糜爛和(或)以反酸、上腹痛等癥狀為主者,可根據病情或癥狀嚴重程度選用抗酸劑、H2受體拮抗劑或質子泵抑制劑(PPI)。

  促動力藥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及鹽酸伊托必利等可用于上腹飽脹、惡心或嘔吐等為主要癥狀者。胃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瑞巴派特、替普瑞酮、吉法酯、依卡倍特及鋁碳酸鎂等適用于有膽汁反流、胃黏膜損害和(或)癥狀明顯者。抗抑郁藥或抗焦慮藥可用于有明顯精神因素的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癥狀患者。中藥治療可拓寬慢性胃炎的治療途徑。上述藥物除具對癥治療作用外,對胃黏膜上皮修復及炎癥也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以上就是關于胃竇炎癥狀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夠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