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欣部落格

健康養生

心源性猝死原因 心源性猝死如何預防

2019-09-04 健康養生 1055

  心臟性猝死是指急性癥狀發作后1小時內發生的以意識突然喪失為特征的由心臟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那么心源性猝死原因有哪些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心源性猝死原因

  心臟性猝死者絕大多數患有器質性心臟病,主要包括冠心病、肥厚型和擴張型心肌病、心臟瓣膜病、心肌炎、非粥樣硬化性冠狀動脈異常、浸潤性病變、傳導異常(QT間期延長綜合征、心臟阻滯)和嚴重室性心律失常等。另外,洋地黃和奎尼丁等藥物中毒亦可引起。大多數心臟性猝死則是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所致。

  一些暫時的功能性因素,如心電不穩定、血小板聚集、冠狀動脈痙攣、心肌缺血及缺血后再灌注等使原有穩定的心臟結構異常發生不穩定情況。某些因素如自主神經系統不穩定、電解質失調、過度勞累、情緒壓抑及用致室性心律失常的藥物等,都可觸發心臟性猝死。

  前期癥狀

  1.前驅期

  在心臟性猝死前的數天或數周,甚至數月可出現胸痛、氣促、乏力、軟弱、持續性心絞痛、心律失常、心衰等癥狀,但有些患者亦可無前驅癥狀,瞬即發生心臟驟停。

  2.終末事件期的表現

  由于猝死原因不同,終末事件期的臨床表現也各異。典型的表現包括:嚴重胸痛,急性呼吸困難,突發心悸或眩暈等。若心臟驟停瞬間發生,事先無預兆,則絕大部分是心源性。在猝死前數小時或數分鐘內常有心電活動的改變,其中以心率加快及室性異位搏動增加最為常見。因室顫猝死的患者,常先有室性心動過速。另有少部分患者以循環衰竭發病。

  3.心臟驟停期

  心臟驟停的癥狀和體征如下:①突然的意識喪失常或抽搐、可伴有驚厥。②大動脈(頸動脈、股動脈)搏動消失,脈搏捫不到,血壓測不出。③聽診心音消失。④嘆息樣呼吸或呼吸停止伴發紺。⑤瞳孔散大。

  4.生物學死亡期

  心臟驟停發生后,大部分患者將在4~6分鐘內開始發生不可逆腦損害,隨后經數分鐘過渡到生物學死亡。心臟驟停發生后立即實施心肺復蘇和盡早除顫,是避免發生生物學死亡的關鍵。

  心源性猝死如何預防?

  1.定期體檢。

  2.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緊張。

  3.戒煙、限酒、平衡膳食、控制體重、適當運動,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會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4.注意過度疲勞的危險信號及重視發病的前兆癥狀。

  5.對已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等疾病的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堅持服藥治療。

  6.注意對室性心律失常進行危險評估,明確心律失常類型,評估心臟性猝死風險,做出治療決策。

  7.注意加強心梗后心臟性猝死的預防。

  以上就是關于心源性猝死原因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夠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