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欣部落格

熱門資訊

漫話中國春節

2019-09-01 熱門資訊 1665
漫話中國春節 “年”獸的傳說和過年六大活動

【春節的由來】

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中的第一個傳統佳節。過去,春節被稱為“新年”,因為按照中國歷史上一直沿用的農歷,這天是正月初一,為新一年的開頭。

在中國,過春節通常被稱為“過年”、“過大年”。

據記載,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

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算是正月初一。據說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后來叫春節。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國采用公歷紀年,農歷新年便改稱“春節”(大約在公歷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間)。

家家貼春聯、貼年畫、裝飾居室。春節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團聚的重要時刻,全家人歡聚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許多人通宵不眠,稱“守歲”。次日,大家便開始到親朋好友家里“拜年”,相互問候,祝愿在新的一年里萬事如意。春節期間,傳統的文娛活動以獅子舞、龍燈舞、劃旱船、踩高蹺最為普遍。中國歷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為正月,商朝用臘月(十二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六國后以十月為正月,漢朝初期沿用秦歷。漢武帝劉徹感到歷紀太亂,就命令大臣公孫卿和司馬遷造“太陽歷”,規定以農歷正月為一歲之首,以正月初一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國一直沿用夏歷(陰歷,又稱農歷)紀年,直到清朝未年,長達2080年。

1912年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宣布中國改用世界通用公歷,也叫陽歷、新歷。并決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為民國元年1月1日。1月1日叫新年,但不稱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為了區分陽歷和農歷兩個“年”,又因一年24節氣的“立春”恰在農歷年的前后,故把陽歷1月1日稱為“元旦”,農歷正月初一正式改稱“春節”。

【“年”獸的傳說】

傳說,中國古時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

某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上山避難,一個乞討的老人走進村子。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一些食物,并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

老人鶴發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婆婆繼續勸說,老人笑而不語。婆婆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發現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狂叫著撲過去。院內突然傳來“噼噼啪啪”的爆響聲,“年”獸渾身戰栗,不敢往前行。原來,“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家門大開,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獸見狀,狼狽逃躥。

第二天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里安然無恙,十分驚奇。婆婆向人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人們擁向婆婆家,只見門上貼著紅紙,院里一堆未燃盡的竹子“噼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發著余光……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

【春節的六大活動】

掃 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含義,就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貼 貼春聯、年畫和“福”字。

請 請灶君、財神。

守 守歲。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是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目的在于延長父母壽命。

拜 拜年、賀歲。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歲是平輩相互道賀。

耍 耍龍燈祈求龍的保佑,希望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春節的兩大講究】

紅包(壓歲錢) 發紅包給未成年的晚輩(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認為已婚者才算成年),表示把祝愿和好運帶給他們。紅紙包里裝著錢,讓孩子們開心,紅紙象征好運。

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于床腳;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后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

吃餃子 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子夜(晚12時)前包好,子夜時吃,這時正是農歷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過年吃餃子有很多傳說,一說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辟地,結束了混沌狀態,二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

民間流傳吃餃子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造人時,天寒地凍,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女媧便在人的耳朵上扎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人的嘴里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